广东营商环境改革最亮眼的成绩单

区域看点 2021-04-18 18:38南方都市报影响

“2020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今天正式发布。经过初步筛选、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十大优胜案例”“法治保障优胜案例”“抗疫暖企优胜案例”共18件,展现今年广东营商环境改革成果。

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由广州市社科院、南方都市报联合举办,今年已是第三年,双方还将于12月29日下午共同主办“2020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发布会”,邀请案例主创部门进行现场交流,并就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行专家研讨。

改革向集成式、精细化发展

 

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评选今年11月中旬启动,从全省各级各部门收集到132件候选案例,是去年的两倍多。

今年“井喷”的案例中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更多城市、政府部门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进程,在前两年改革基础上,今年成果显著;二是涌现大批集成式创新、全流程再造的新模式。

如“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进一步升级,实现开办企业全程“最多跑一次”,最快0.5天办结。许多案例显示,营商环境改革更“精细化”,力图具体到不同项目、不同的审批情形寻求突破,如广州实现全市低压非居民电力接入项目 “免审批”。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营商环境的更多领域应用。比如佛山创新推出“人工智能+双随机”市场监管模式,3分钟就对92万家市场主体进行高风险智能排查;珠海市横琴新区税务局通过全景式涉税费信息地图,开展精准税源巡查,提供定向式、个性化跟踪辅导服务。

从区域来看,今年首次有非珠三角区域城市参加案例评选。汕尾市今年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一口气提交了17个参评案例,展现其全面推行开办企业、施工许可办理等环节便利化的举措。

 

抗疫暖企和法治保障最受关注

 

随着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施,各地也纷纷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工作,《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年通过,将于2021年元旦起实施。

今年的案例评选活动特设“法治保障特别奖”,旨在展现、提炼广东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经验。从候选案例中不难发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之下,不少地区积极探索跨境机制对接,如南沙开展N项诉讼规则对接探索、创新4种港澳人士司法参与渠道、打造2个粤港澳司法合作交流平台,探索粤港澳诉讼规则对接。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市场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需各级政府持续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今年设置的抗疫暖企优胜案例,就是为了褒扬部门在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复工复产方面的工作。如今年疫情期间,广州市司法局联同交通部门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双免”清单,对市场主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广州市工商联搭建企业互助、政企沟通平台,让政府部门听取企业意见,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服务。

 

  十大优胜案例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 

全省首推“智能导办”纳税系统,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智能导办”后台自动对于相对简单的业务,纳税人直接填单即可进入预约环节;预审核功能则重点针对复杂业务,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提前核查纳税人的风险监控以及前置事项的办结情况和表单填写情况,解决纳税人因前置事项审核不通过或资料缺失导致的“多次提交资料”“多次跑”“多头跑”问题,向纳税人提供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办税资料审核和补正的服务。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电力外线工程“零审批”,领跑接电“新速度”

推行水电气外线工程行政审批改革,搭建全国首个工程建设联合审批平台,整合设立电、水、气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网上申报专窗。电力外线工程由供电局全程代办,免审批范围扩大至全市低压非居民电力接入项目。案件流转同时,供电企业可同步安排人员进场施工。20千伏及以下电力外线工程涉及的16个行政许可审批时长缩短至5个工作日,实现8天以内完成装表送电的目标。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一网通、零成本,广州开办企业最快半天搞掂

升级“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将原来开办企业需分别到多个部门填报22张申请表共469项信息、办理“照、章、税、保、金、银”等多个事项,彻底整合实现申请人登录一个平台、进行一次认证、一表填报55项信息,即可一步办结,多项办理结果“一窗通取”。申请人即可“一窗通取”纸质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和税务Ukey的“大礼包”,实现开办企业全程“最多跑一次”。

 

  广州市司法局 

地方立法提出硬核举措,保障营商环境建设

全面落实细化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工作,起草《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共92条,在市场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提出广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包括深化审批改革、加强帮企扶企等,旨在推动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广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法治保障。

 

  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 

打出建设审批组合拳,创新政邮服务双融合

出台简化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审批流程相关办法,企业从申请提高容积率到取得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后设计方案审查批复以往需要1-2年,现缩减到3-6个月。全市首推“联合测绘”免费服务,采取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在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免费提供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人防测量、不动产测绘的联合测绘。对工业投资项目实施“三阶段”施工许可,实现工业投资建设项目“拿地即动工”。今年4月,黄埔区还在全国首推“政邮专窗就近办”和“政邮专员上门办”服务。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首推“一照通”准入改革、智能排查高风险主体,创新市场监管模式

首推“一照通”改革,将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经营许可与营业执照整合,实行一次受理、审批、发照——改革后市场主体凭一张营业执照即可从事食品经营许可,实现“一企一照,一照通行”。

创新推出“人工智能+双随机”市场监管模式,对92万家市场主体进行高风险智能排查,排查时间由原来理论上需要1000名工作人员连续工作94天压缩到了3分钟。实现从过程监管转变为风险监管,让监管效能“裂变式提升”。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 

“不动产+”业务一体化再创新,实现不动产全程电子化登记

在全国率先将人脸识别、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电子证照等技术手段应用于不动产登记,实现一手商品房网签合同、合同备案、预告登记、预告抵押、确权登记(预审)、一手办证全部在线极速办理,1 个工作日内审批出电子证照,最快1个小时可办结出证。

 

  汕尾市“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指挥部 

全面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

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全面推行开办企业、施工许可办理、用水用电用气等便利化;同时,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全面推行“一网、一窗、一证、一码、一次、一地”通办;强调服务企业意识,深化“店小二”服务机制。在全省统一推进的并联审批、审批告知承诺制等“指定动作”基础上,探索出具创新特色的“分类审批”模式,基本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35个工作日内。

 

  国家税务总局珠海市横琴新区税务局 

税政企大数据实现智慧共享,税务全流程在线联办

打造“智慧联办、数据共享、可视交互、法定效力、安全加密”五大特点的应用链:涉税费数据通过信息平台实时共享给横琴片区相关部门,并自动匹配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向其主动推送相关信息。通过全景式涉税费信息地图,开展精准税源巡查,了解企业受疫情影响实际情况。同时,提供定向式、个性化跟踪辅导服务,比如为企业定制“特时特办”办税服务套餐。

 

  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 

以诚信建设筑牢经营品牌,北京路构建首个商圈诚信体系

打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以信用为基础“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新型监管机制。事前实行诚信承诺,要求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并通过信用二维码进行公示;事中加强信用监管,引入信用评价工作机制;事后建立守信商户名单和失信商户名单,落实奖惩措施。

  法治保障优胜案例

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成立“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

 

充分利用和整合广州地区各类法治资源,建立一个高效的法治研究、协调平台,以联合体的形式推动各方合力解决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的制度瓶颈和体制机制问题。法治联合体以联席会议的方式开展工作,设立一个咨询专家库、一个专业律师库和一个法律英语审核组。

 

深圳国际仲裁院

特区人大立法加快国际仲裁高地建设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深圳国际仲裁院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地方人大立法进行规范的仲裁机构。《条例》提出建立法人治理长效机制、推进理事会和仲裁员结构与国际接轨等规定,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广州互联网法院

“E链云镜”分析系统助力判决精准执行

 

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海量碎片化数据进行提纯分析,构建人物画像、数据挖掘、动态预警、AI执行功能“四位一体”功能体系。运用大数据,系统深挖被执行人的网络活动轨迹及财产线索,智能研判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识别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假象,让“老赖”无所遁形。

 

南沙区人民法院

“N+4+2”模式实现粤港澳诉讼规则对接

 

开展N项诉讼规则对接探索,如全国首创《民商事案件证据开示指引》,出台《涉港商事案件属实申述规则适用规程》;创新4种港澳人士司法参与渠道,如全国首聘港澳陪审员;打造2个粤港澳司法合作交流平台。

 

广州市律师协会

成立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

 

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是法院、司法行政、律师协会三方共同推动的实体化调解中心,可受理国内外当事人在贸易、投资、并购、金融、证券等领域发生的争议案件;也可以受理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或其他争议解决机构委派或委托的商事争议案件。

  抗疫暖企优胜案例

佛山市财政局 企业补贴资金可“秒报”“秒付”,首创政策扶持区块链平台

肇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便利疫情期企业抵押融资,首推二手房交易“指尖办”

广州市工商联 打通复工复产供需堵点,“穗企通”小程序助力民企解困

版权声明

营商中国网(www.yingshangzhongguo.com.cn)上涉及的所有内容,为营商中国网及内容提供者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营商中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同时,如果您在营商中国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营商国际网-营商中国网 Copyright @ 2020 营商中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663号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cxzg88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