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审判现代化与营商环境法治化杭州论坛召开
破产审判现代化与营商环境法治化杭州论坛召开
2021年7月31日,破产审判现代化与营商环境法治化杭州论坛在富阳召开。
会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的学者,从事破产审判和破产管理的实务专家们,共同探讨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如何判断企业的“破”与“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
强化破产审判职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论坛中,不少专家认为,破产法律制度对于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营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而杭州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值得借鉴。
“不要总认为‘破’是坏事,所谓不破不立,‘破’也是符合自然规律。”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许米表示,通过破产清算,让一批技术水平低、发展前景差、环境资源消耗大而不宜再保留的企业“出清”,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富阳区的浙江永正控股有限公司,曾经是全国造纸业龙头企业。2017年,该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共计37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当时,陷入同类处境的造纸企业还有很多。富阳区法院通过搬迁、执行、破产程序的精准衔接与融合,顺利完成了永正、金昌、钓鱼等118家造纸企业债权债务的清理,加快推动了富阳造纸区块的产业转型升级。
杭州法院还特别关注在破产过程中依法延续企业的营运价值,让其通过破产重整、和解,焕发新生。
2018年9月,杭州市原江干区法院裁定“祐康系”10家企业合并破产。2020年12月,重整投资人按约支付全部重整对价款,重整资产控制权移交完毕,600多名员工的岗位获保留,家喻户晓的“祐康雪糕”,也继续为杭州人的夏天送来清凉。
近两年,杭州全市法院坚持依法、公平清理企业债权债务,审结破产清算案件488件,加快推进市场出清,处置厂房400万平方米、土地7700亩,盘活账面资产320亿元,通过破产程序释放土地、房产等经济资源,实现“腾笼换鸟”,促进资源要素重新配置。
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提升审判能力水平
为提高破产案件审理效率,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市场主体依法退出和救治功能,2019年8月,杭州中院专门制定了破产案件简化审理意见,为两级法院推进简单案件简易审提供了指引。
杭州各地在破产审判领域也不断创新改革。富阳区法院以数字化为桥梁,搭建破产审判V字模型,多维度实现破产审判流程再造。该院创设管理人微信公众号,管理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共性问题、披露案件进展,保障债权人知情权;还设立破产财产网络司法拍卖接口,开通管理人挂牌直接通道,搭建网拍平台智能车辆评估系统,实现破产资产处置专业高效,节省债权人的时间和费用。
萧山、余杭、建德等地均建立府院联席工作机制,与法院常态化对接,协调区域经济风险化解、破产重大事务处置等事宜。
2019年至今,杭州两级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1027件,审结700件;全市已有43家杭州企业通过破产重整、破产和解实现再生,实现债权人、破产企业、职工等多方利益主体共赢,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为优化营商环境、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为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和平安中国示范城市护航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