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码上监督马上办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调研论坛 2021-04-16 15:26中国政府网影响

      “现在拿手机扫个码,就能把问题反映上去。”近日,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村民贾某某通过扫描二维码解决了家门口的烦心事。信息技术手段带来了新变化,也推动了包头纪委监委依托数字平台创新开展监督。

  3月31日,内蒙古首个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正式启动上线。随之,市纪委监委17个现场式监督视频平台覆盖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261个服务窗口监督二维码、766个专属线上监督二维码的投入使用,打通了助力营商环境全面加速优化“最后一环”。

  通过搭建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包头市纪委监委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助推助力精准监督,创新打造现场视频作风监督、政务服务“码上监督”、签约项目线上跟进监督、重点项目精准监督的“一现场、三码、三平台”模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真正做到精准发现问题、精准解决问题。

  “监督平台上有人反映,某大厅窗口办公人员李某某服务态度差且业务不熟。”像这样的反馈信息,智慧监督平台试运行第一天就收到了28条。运行以来,共发现问题15个,已核查约谈2人、返岗培训1人、督促规范制度1项。

  通过创新开展清单式监督、现场式监督、嵌入式监督、跟进式监督、点穴式监督为特征的监督方法,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精准“对号把脉”。搭建智慧监督平台,助力发现并整治贯彻落实中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轻视忽视、应付对付、延后滞后等突出问题,确保做实对政府“放管服”改革的作风监督常态化,实现对全市项目、包联项目的全流程和关键节点掌控。

  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以市、派驻、县三级联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的有力“抓手”。“不同于以往某个部门单一、独立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本次‘智慧监督’平台的搭建致力于连起分散的‘数据孤岛’,为重点领域治理提供靶向。”包头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说。

  市本级层面加强多系统集成,形成覆盖面更广、权力追踪更全、精准画像更细的“4+1+1+N”精准监督智慧体系。派驻机构层面,逐步推广派驻精准监督平台,同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发挥平台对承担行政审批和优化营商环境职能部门的精准辐射作用,提升派驻监督质效。县区层面,打造县区再监督平台升级版,增设营商环境监督功能模块,更加贴近“放管服”改革和民生监督,强化市县两级平台上下联动、贯通融合。

版权声明

营商中国网(www.yingshangzhongguo.com.cn)上涉及的所有内容,为营商中国网及内容提供者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营商中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同时,如果您在营商中国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营商国际网-营商中国网 Copyright @ 2020 营商中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663号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cxzg8899@163.com